中国美术馆8月7日讯 2015年7月25日周六,在中国美术馆七层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者专业培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学副教授,艺术治疗师,著名绘画艺术心理治疗专家孟沛欣老师讲授“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艺术疗愈体验培训课程”。这是今年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艺术博物馆教育”系列专业培训之一。
在当天上午的艺术治疗讲座中,孟沛欣老师向志愿者们介绍了艺术治疗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美术馆公共教育应用的可能性。在下午的体验课程中,孟沛欣老师通过绘画、舞蹈、音乐等手段激发志愿者们参与艺术创作,探索自我意象,进行解析分享,帮助大家理解艺术,认识自我,增进交流,提升素质。现场互动热烈,志愿者们感受收获颇多。
中国美术馆近年来推出“志愿者素质与技能培训计划”,除了结合重要展览的展厅导赏培训,也组织其它形式的各种各样的交流、参观、讲座、培训、研讨等活动。此次培训作为2015年初启动的“艺术博物馆教育”相关专业培训之一,旨在结合我馆实际工作,结合公共教育活动,结合志愿者服务,提升志愿者们向公众传达艺术、传播艺术、开展教育活动的素质与技能。当天的志愿者培训在内容形式上和以往不同,是中国美术馆志愿者培训的创新探索,通过让志愿者充分感受体验艺术疗愈课程,帮助志愿者理解艺术,理解自我,理解艺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主讲人孟沛欣博士
上午讲座现场
在上午的培训讲座中,孟沛欣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什么艺术治疗,以及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性,对艺术治疗的理论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她认为,艺术治疗依据左右脑相关科学研究进行。左脑主管言语化思维,储存言语化的记忆;右脑主管图像化的知觉,储存图像化的信息。我们所有有关情绪的信息都通过右脑进行处理,且以图像的形式储存。不但如此,所有与我们经历过的重要事件有关的图像或与体验过的深刻情绪有关的情景都存储在我们的右脑。存储于右脑的、真正的情绪体验却未通过语言被表达出来,或不可避免地在言语化过程中隐匿了。而绘画治疗则可以作用于右脑,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思维绝大多数是视觉性的,绘画艺术可以触到很多其他的方式不可能触及到的内容。
下午工作坊互动体验分组进行
集体绘画创作
工作坊绘画体验后,参与的志愿者合影
下午体验活动中通过绘画体验和专业解析来深入自我探索。孟沛欣老师首先通过舞蹈、音乐、绘画等手段,帮助志愿者们“热身”。接下来孟教授引导大家探索自我,并进行“自我画像”,将自己想象成某一种物体去表现出来,大家从中各有体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最后,孟老师邀请大家一同完成集体创作,感受团体中的自我,启动团体动力,完成对自我的深度体察与学习。之后大家自由交流。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感受良多。大家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为志愿者们指向一扇新的窗户和出口,用艺术的方法释放升华自我。这是一次发掘自我的全新尝试,给大家留下美好难忘的记忆。志愿者徐淑静感慨道:“艺术不只是历史和现实的记载与宣扬,原来它还能走入人的心理和心路,使人在艺术的欣赏、实践和体验中,不断的发现自我、感悟自我、开发自我和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