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管办分离打破体内循环藩篱
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管办分离打破体内循环藩篱
2014年01月13日 09:54: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国家艺术基金终于在2013年年末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负责基金的具体实施。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这项基金,是国家扶持艺术发展繁荣的专项基金,基金总额在“十二五”末将达到20亿元。
从“管”文化到“办”文化,“管”“办”分离的突破不仅体现在文化部门转变职能的改革上,更重要的是政府观念的转变。
基金面向全社会
国家艺术基金为公益性基金,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资助范围包括艺术的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征集收藏、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专项扶持资金不同的是,国家艺术基金的突破在于面向整个艺术领域,涉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曲艺等多种艺术门类,国有或民营、单位或个人,均可申请基金资助。
在理事会名单中,可以看到涉及美术领域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刘大为认为,扶持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正是这项基金资助的重点之一。不过,仍有艺术家提出:“这是不是意味着体制外艺术家就没戏了?”
据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介绍,为了保证基金使用的“公平、公开、公正”,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将成立专家委员会,将请艺术专家、财务管理专家以及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审团。专家与申报者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互相并不知道对方是谁。另外,国家艺术基金还将实行单位回避和地域回避。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称,理事会只是基金的决策机构,基金最核心的评审、监督等权力实际上属于专家委员会。刘双舟告诉记者:“其实目前只是基金理事会成立了,理事会主要是审定和修改国家艺术基金的章程制度,基金涉及的各方面专家名单,以及具体的操作指南都还在起草中。”
据了解,《国家艺术基金年度申报指南》正在拟定中,近期将向社会公布。从提交到评审结果出来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打破“体内循环”
国家艺术基金的成立,打破了原有的“分级管理、分灶吃饭”的文化资金投入模式,试图改变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直接拨款给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体内循环”模式。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尽管国家艺术基金在国外并不算新鲜,但在国内的成立,是文化赞助与投入机制从相马机制向赛马机制的实验。“国家对艺术的建设与管理,包括投资,由管治与直接介入,逐步走向间接引导与市场自由竞争相结合。”在西沐看来,国家艺术基金的突破还在于改变了以往财政投入直接“养人”的模式,通过间接赞助、专家评审、社会监督、绩效考评等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一个好的机制往往不仅仅体现在机制本身,关键还在于长期且可持续的有效运行,面对内容复杂、主观性又很强的艺术品,国家艺术基金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某艺术家直言:“国家艺术基金的成立是好事,但不要成为理事会和相关部门的职能延伸,操作官僚化,不要最后做成一个官僚体制的‘福利’。”
西沐坦言:“如何做大基金规模?如何搞好运营,包括机制建设与效率的保证?如何保证资助的广泛性和有效性?这都是国家艺术基金将来面临的挑战。”
著名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北大艺术资本协会会长林天强告诉记者:“基金强调公益性,但是讲公益是不是就不计功利呢?不管是拨款和捐赠,都需要基金资助项目的价值能够得到公认,而且能够在创作、生产、展览、传播、培训、收藏体系中价值得到提升和放大,这样基金才会持续地良性循环。”
“民营机构和个人怎么报送项目和作品需要观察,怎样发挥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起到行业引导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林天强建议,“国家艺术基金是公共资源,具有引导作用,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管理机构、市场机制和专业人士来完善推荐保荐和评估机制。”
西沐称:“面对复杂的艺术生态与有限的评委,以及结构上的缺失和能力上的限制,一开始如果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是难免的,关键是要降低门槛,规避申报歧视,强化同行评议的决策力,增强多元化、代表性与有效性。对多元化的艺术发展格局要采用差异化的评判标准,这也是实施引导的重要内容。”(记者曹原)
|